9月10日,國務院新聞辦舉行“高質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規(guī)劃”系列主題新聞發(fā)布會,介紹“十四五”時期自然資源工作高質量發(fā)展成就。自然資源部副部長、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許大純介紹,“十四五”以來,我們會同有關部門組織實施了新一輪找礦突破戰(zhàn)略行動,累計投入資金近4500億元,取得了一批重大的找礦突破成果,能源資源保障能力逐步提升、結構不斷優(yōu)化。
能源礦產特別是石油、天然氣和鈾礦實現(xiàn)重大找礦突破?!笆奈濉逼陂g,我國新發(fā)現(xiàn)10個大型油田、19個大型氣田,同時深層煤層氣取得重大突破,僅鄂爾多斯盆地就新增探明地質儲量超過3000億方,接近過去10年新增總和,這些儲量主要是來自大盆地深層和海域深水。新增油氣儲量的大幅增長,支撐保障了我國石油穩(wěn)產2億噸,天然氣產量超過2400億方。同時,鈾礦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,特別是在甘肅涇川和黑龍江嘉蔭探獲了兩個特大型鈾礦,夯實了伊犁、鄂爾多斯等5個大型鈾礦基地的資源基礎,為我國鈾礦資源安全奠定了重要基礎。
大宗礦產方面,老資源基地煥發(fā)生機,新資源基地相繼崛起。許大純表示,在老資源基地方面,山西孝義鋁土礦、山東膠東金礦、遼寧鞍本鐵礦、黑龍江多寶山銅礦和西藏巨龍銅礦、多龍銅礦等新增儲量非常可觀,大大延長了礦山的服務壽命和年限。同時,新資源基地也在崛起,比如云南鎮(zhèn)雄富磷礦、青海茫崖深層鹵水鉀鹽礦,特別是遼寧省大東溝金礦初步評審金資源量近1500噸,有望成為繼山東膠東金礦之后我國又一個世界級的金礦。
戰(zhàn)略新興產業(yè)礦產也取得了重大找礦突破,打造了領先世界的資源供應體系?!拔覀円环矫嫦蚩萍家Y源,突破關鍵核心技術,另一方面,突破關鍵技術,在鉀鹽鹵水中提取鋰資源,在低品位的鋰云母中提取鋰資源?!痹S大純介紹,鋰礦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資源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的“亞洲鋰腰帶”從東往西橫跨了四川、青海、西藏、新疆四個省區(qū),長度達到2800公里,在這個重要稀有金屬成礦帶上,已經找到了多個大型和超大型鋰礦。此外,氦氣作為冷卻劑、保護性氣體,廣泛應用于核磁共振、半導體和航空等領域,我國過去主要依靠進口,現(xiàn)在通過科技攻關形成了在天然氣中提取氦氣的技術體系,使我國的氦氣實現(xiàn)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,國內產能可以滿足核心需求。
許大純表示,下一步,我們將持續(xù)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(zhàn)略行動,加大勘探開發(fā)力度,扎實落實各項舉措,端牢能源資源飯碗。(中國網)
